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府會新聞 > 2013總統教育獎得獎學生優良事蹟系列報導(三)

2013總統教育獎得獎學生優良事蹟系列報導(三)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2)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3-05-26 15:59   更新日期: 2013-05-26 15:59   府會記者 張慎芳 / 台北市 報導  

【府會記者張慎芳/台北市報導】

2013總統教育獎歷經嚴謹的評選過程,共有56名優秀學子獲獎,在每位得獎人身上,看到許多動人的言行,點點滴滴,都能感到他們積極探索生命,樂觀面對挑戰,克服種種限制,勇往向前之毅力。他們以順處逆的精神,展現了人性的積極面,力爭上游,且出類拔萃,深具典範意義。

總統教育獎希望能選拔出足為表率的大專、中小學生,以成為青年學子的楷模,進而提升社會良善風氣。在得獎人的生命經歷中,可以見到他們積極投入服務工作,克服苦痛,展現動人的孝行、友愛、體恤他人等情懷。而在語文、藝術、薪傳技藝、技能、科學、科技、資訊、體育或其他領域,得獎學生也能具有特殊表現,令人激賞。

以下介紹其中7位得獎學生,讓大家知曉他們奮發向上、不畏艱辛的優良表現,希望能藉此賦予社會更正面的價值觀。

一、國立中正大學吳思穎同學

吳思穎,一歲因感染德國麻疹導致重度聽障,在嘉義師院附小的老師積極協助,同時為了讓思穎聽到更清晰的聲音,母親帶著她學習舞蹈。從五歲開始,舞蹈便陪著她建立自信、放鬆心情,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思穎儘管聽力受損,

但學習態度積極,容忍挫折度大,從國小到高中都在普通班與正常聽力的同學一起活動,雖然有些課業壓力與進度上的落後,但是父母給了最大的支持,協助思穎找出改善的方法,而班上同學老師也義不容辭伸出援手,隨時給思穎最大的幫助、鼓勵與溫暖。

「人一己百,人十己千」思穎知道自己先天條件較弱,卻從未在學習過程中打退堂鼓,反倒是不斷激勵自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高中時期經由體育老師的鼓勵,代表學校參加體育競賽均有不錯的成績,也燃起自己對體育活動的熱情。希望能用熟悉的方式開創屬於自己的道路。大學期間在啟蒙教練的提攜下,嘗試定向越野活動,起初父母害怕冒險運動恐會引起更大的傷害,不過思穎盡力鍛練基本體能,培養相關技能,用成績打消父母的疑慮並全力支持她,思穎當選過多屆國家代表隊選手,現在的目標是再度成為2013年聽障奧運國手。

思穎在她熱中的體育活動找到快樂與信心,也希望讓大家體驗運動的喜悅及趣味,從大三開始她便在嘉義市文雅國小推廣定向越野運動、並協助國小學童體驗游泳課程。思穎勇於冒險與挑戰的精神,不但讓她創造更豐富多采的生命經驗,同時也證明樂觀永不放棄是對自己最好的承諾。

二、國立臺東大學附屬特教學校戴均容同學

戴均容,罹患蒙古症,是特教班中的孩子。話不多、反應慢,是均容對自己的認識,因為在普通學校的關係,均容曾經隱約感覺到自己與他人有些許不同。老師常常會稱讚均容「很有秩序」、「把自己的東西整理得很好」,均容無法做出立即的回應,但她知道老師對她好、教導她生活的一切,所以她便低頭微微笑,表達屬於她內心的喜悅。

在一次校慶活動表演,老師發現均容的節奏感特別靈敏,因此與媽媽商量,如果能讓均容由舞蹈中找到自己快樂的動力,也許是不錯的方向。就這樣,均容一腳踏進節拍、音樂、擺動的世界。對均容來說,舞蹈是一種嶄露自己的方式,在擺動肢體中,均容釋放她對這個世界難以言說的熱情感受。她不擅言詞堆疊,單純地用舞動節拍表達內心想像的無限大。均容持續練習,在樂音帶領的舞步中,盡情划出動人步伐,也願意一直跳下去,向人們訴說並傳遞生命美妙的熱情。

2012年均容獲得「臺東身心障礙綜合運動會舞蹈比賽」個人組第一名殊榮,她甩開羞澀靜默的自己,努力在舞臺上展現屬於自己的光熱,證明身心障礙的孩子也能獨立自主、也能積極參與正向休閒活動,在均容的成就上,我們不僅看到身心障礙孩童不放棄的精神,也彰顯生命無限大的可能與價值。

三、臺中市特殊教育學校葉家銘同學

葉家銘,原本是個健康寶寶,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弱視的關係進行身體檢查,才發現腦部有多顆腫瘤,切片化驗報告為惡性病兆,醫生認為「疑似神經纖維瘤症候群」要以開顱手術將腫瘤切除。在母親的陪伴下,家銘住進醫院,接受降腦壓針濟的注射,那種治療上的疼痛令人難以承受,媽媽不斷給予家銘支撐下去的力量,度過那段艱苦難熬的日子。

因惡性腫瘤生長快又難以根除,國一的時候,醫生表示「腦瘤又變大,必須再做伽瑪刀手術」。家銘忍受一切治療上的莫大痛楚,還得面對開顱後遺症─嚴重情緒及智力障礙的困擾,他仍然想繼續完成學業,與家人商量後申請就讀臺中特殊教育學校。家銘以120%的精力參與高中生活的點滴,不願意錯過任何一幕校園場景,他努力求學並獲得學業與品德的校長獎、通過行政院勞委會主辦「烘焙麵包」及「門市服務」丙級證照測驗。課餘時間他也參加「啦啦隊社團」並代表學校參加臺灣中南區比賽獲特優獎項。另外,家銘還是「獨輪車」社團一員,曾經挑戰完成金門環島壯舉。烏克麗麗的演奏也難不倒他,代表中區學校參賽,榮獲全國音樂表演青少年團體組第一名。

手術無法完全切除的腫瘤在家銘腦中,也見證家銘在崎嶇難行的道路上,勤奮、認真、用力突破難關的決心與勇氣。他為自己奮鬥爭取人生的錦標,也為許多遭遇困頓的青年學子提供學習效法的榜樣。

四、臺東縣私立均一中小學林愷同學

林愷,成長在臺東縣卑南部落,父母原本在臺東教養院服務,薪水微薄,但是雙親相當注重孩子的品德與課業,林愷從沒有忘記,父母教育自己要做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運用自己的能力影響他人,共同創造美好世界。

四年級時,媽媽被檢查出罹患口腔癌,家裡多了一筆龐大開銷。老師知道林愷的困難後,協助他申請廣達基金會補助,讓他能繼續升學讀書。在國一時,媽媽的癌細胞轉移到腦部,他和姊姊輪流幫母親抽痰,用鼻胃管餵母親吃流質食物,每天也幫毫無力氣的媽媽擦澡,去年四月媽媽過世。爸爸在悲傷之餘,竟也發現患有末期肝癌,林愷查了許多資料,想要為爸爸尋找較好治療方式,但是父親仍然在同年也離開林愷。林愷與姊姊只能與身患癌症的阿嬷相依為命,阿嬷忍著病痛打零工貼補家用,林愷說他也曾經傷心難過到不能自己,但是阿嬷與老師不斷鼓勵他,讓他了解這就是人生,無可改變的事實,想像「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林愷相信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孝順阿嬷、照顧自己、努力讀書、用好表現回饋幫助過他的所有恩人。

林愷在課堂上認識梵谷,並接受廣達文教基金會贊助到使博館欣賞梵谷展,林愷受到相當大的啟發,將繪圖潛力與想像世界呈現在畫紙上。學校老師說:林愷是用色最大膽、線條運用最多的學生。林愷曾經將仿梵谷自畫像的畫作以萬元價格拍賣出去,所得全數捐給「世界和平會」。這位有善良熱情胸襟的青年學子,希望將來成為一位醫生,幫助身受病魔糾纏的人,讓他們走出生命幽谷,不要再有遺憾出現,希望世界都充滿健康的笑容。

五、臺北市立景美國中潘苾祈同學

潘苾祈,小時候的她常常不知道為什麼得住在不同的地方,慢慢才了解原來全家面對的是具暴力傾向的叔叔,父親也因為經濟的壓力無法和顏悅色。為了讓孩子能專心讀書,媽媽一人扛起家庭重擔,帶著苾祈與哥哥生活,母親努力辛勤工作,並沒有讓生活好轉,哥哥因為一場大病,從此要仰賴胰島素維生。面對突如其來的改變,母親不曾在孩子面前喊過一聲累,看在苾祈的心裡,她告訴自己一定要變得更堅強,不能讓母親傷心。家庭的變故,沒有將苾祈與哥哥打倒,兩兄妹自動自發上進學習,不讓媽媽操心。而童年的陰霾,也讓苾祈不斷告訴自己,為了保護媽媽、保護心愛的家人,一定要好好學習,成為有用的人,不要讓媽媽受驚害怕。

老師知道苾祈曾經的遭遇,常常鼓勵她要堅強。音樂老師發現苾祈有很強的舞蹈天份,對於節拍律動也掌握得精準,因此要苾祈試著進入舞蹈班就讀,在舞蹈班的課程中,她逐漸忘記害怕,也能自如的律動身軀,表達情感。苾祈很感謝老師的提點,讓自己能在喜歡的舞蹈課中徜徉,有時為了趕上課,來不及吃早餐,苾祈也甘之如飴。苾祈不只用心練舞,主動清理校園環境,對於老師交待的功課也相當認真用心,課餘時間還到安養院表演舞蹈娛樂老人家。她來自不安全的環境,卻能化悲憤為力量,期許自己,忘記背後,努力向前,確實可作為青年世代的學習楷模。

六、金門縣立金湖國中陳筱蘭同學

陳筱蘭,父親在她出生前二個月因車禍去世,家庭頓失經濟支柱,母親一面辛苦工作,不敢讓一雙兒女挨餓,另一方面要照顧失明且自閉的大兒子,儘管一個蠟燭兩頭燒的忙碌,媽媽也沒有疏乎或減少對筱蘭的愛,讓她在無憂慮的環境中長大。曾經她很任性的埋怨母親都不陪她玩,長大後才了解母親辛勞的身影從沒有停止過對家庭的付出,雖然家庭收入不多,母親卻不願領取補助,只想把機會讓給更需要的人,母親的毅力成為筱蘭學習的最佳典範。

在學校,筱蘭課業表現優異,包括作文比賽、英文演說、體育等各項競賽,都有不錯的成績,她熱心班務,協助同學解決課業問題,深獲師長及同學的喜愛。筱蘭說,有一次放著功課不寫,原以為母親會大發雷霆,結果只是摸摸她的頭,把長滿厚繭的雙手攤在筱蘭的眼前說:「我的手是不讀書的代價,沒有知識只好去找勞力的工作,妳現在有時間可以讀,好好努力,以後就不必在太陽底下忍受烈日的煎熬。」一席話當頭棒喝,筱蘭決定做好自己最有把握的事,不應該讓母親失望擔憂。她希望將來成為一位醫護人員,讓哥哥不再為病痛所苦,減輕媽媽對哥哥的遺憾,當然也可以幫助許多像哥哥一樣的人。筱蘭對自己有目標,也相信並不難達到,只要認真、積極、主動、奮進,就能實現希望服務社會人群。

七、宜蘭縣立冬山國小李濟佑同學

李濟佑,從小就缺少父母親的關愛,都是祖母提供生活上的照顧。她與阿嬤相依為命,彼此互相扶持,祖孫倆勇敢渡過每一天。在濟佑的眼中,阿嬤就如同她的母親一般,為了不讓阿嬤太辛苦,濟佑從國小開始就主動學習協助家務,準備餐點,希望能減輕阿嬤不堪負荷的生活壓力。尤其近幾年,阿嬤一直受到身心病痛所苦,放學後,她會立刻回家陪伴祖母,深怕祖母發生任何事情。小小年紀的濟佑非常孝順,有好玩、或好吃的東西,都希望祖母與她一起分享,讓阿嬤跟她有同樣的經驗,濟佑曾表示,倘若阿嬤不能與她一起分享,她寧願選擇放棄,留在家中陪伴祖母。

去年9月阿嬤罹患膀胱癌緊急就醫,濟佑相當擔心祖母的健康情勢,頓時感覺生命籠罩巨大的恐懼陰影。濟佑無能為力,只有不斷陪在阿嬤身旁輕輕呼喚,希望阿嬤不要忘記身邊的孫女,也祈盼阿嬤一覺醒來就脫離病痛折磨。歷經時間的等待與拔河,阿嬤的病情稍獲控制。祖母因為膀胱功能退化而必須長期插入導管排尿,濟佑更加全心照顧祖母,除了負責原先的家務工作之外,現在的濟佑要學會清潔手術傷口及換藥,濟佑不怕辛苦,因為能與阿嬤共同生活是現階段最開心的事。

濟佑最大希望是阿嬤健健康康,等到濟佑長大,要讓阿嬤過更好的生活。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