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金門發生首例牛結節疹 農業局動保處籲養牛業者加強防範

金門發生首例牛結節疹 農業局動保處籲養牛業者加強防範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20-07-11 22:13   更新日期: 2020-07-11 22:13   天眼日報記者 黃莉寬 / 台南市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黃莉寬/台南市報導】

金門發生首例牛結節疹 農業局動保處籲養牛業者加強防範

農委會防檢局7月1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金門發生我國首例牛結節疹,該病非新興疾病,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該病是經由蚊蠅傳播,由於該病在中國福建已是多點爆發,推測可能是蚊蠅透過氣流來到金門,導致疫病的發生,目前本國病例只有在金門發生,國際疫情包括非洲有26國、歐洲地區有2國、亞洲有12國出現。

臺南市養牛數近2萬7千頭,牛隻飼養頭數占全國第二,為我國重要乳牛養殖及牛乳生產地。市長黃偉哲特別重視動物防疫工作,指示農業局動保處落實各項防疫措施,農業局動保處昨(10)日立即成立臺南市牛結節疹緊急應變工作小組,進行全市養牛場逐戶疫情調查及防疫輔導,輔導牛場吊掛捕蚊燈及防範病媒蚊工作,併派消毒車至酪農區進行消毒,強化相關防疫宣導及輔導,避免疫情發生,農業局動保處表示,今(11)日已完成全市169戶牛場疫情調查及防疫輔導,並無發現可疑案例。

農業局謝耀清局長表示,牛結節疹由山羊痘病毒(Capripoxvirus)引起,其特徵為高燒、皮膚、黏膜和內臟結節、消瘦、淋巴結腫大、皮膚水腫,有時甚至會死亡,發生率介於10-20%之間,死亡率通常為1-5%,因泌乳量下降、體重減輕、流產、公牛不孕,在頭、四肢、乳房、生殖器會有小結節,皮膚病灶約需一到兩年恢復,壞死的地方會留下孔洞或痂皮,牛皮無法利用,因此感染牛隻即不具經濟價值,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故列為甲類動物傳染病。

農業局謝耀清局長呼籲,養牛戶必須避免糞肥堆積,落實消毒、疏通溝渠、吊掛足量捕蚊燈具(燈光誘蟲)等牧場防疫措施,同時農業局動保處每週定期派遣防疫消毒車至柳營酪農專業區周邊公共區域之道路消毒,以維護牛隻健康及產業發展,若發現牛隻罹患或疑患或可能感染本病,應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規定,立即向農業局動保處主動通報。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