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府會新聞 > 花蓮縣九十七年度文化薪傳獎頒獎典禮

花蓮縣九十七年度文化薪傳獎頒獎典禮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09-03-21 04:09   更新日期: 2009-03-21 04:11   天眼日報記者 古惠英 / 花蓮縣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古惠英/花蓮縣報導】

花蓮縣九十七年度文化薪傳獎得主楊英鏢及葉芬菊,昨日上午在花蓮縣政府大禮堂接受縣長謝深山頒獎表揚,謝縣長除肯定二位得獎者長期對花蓮在地文化藝術的貢獻,並期望藉由薪傳獎的設立積極展現薪火相傳之意義,讓花蓮文化藝術產業更加蓬勃發展,同時也對地方上從事文化工作默默耕耘貢獻的藝文者給予肯定及讚賞。

為了倡導花蓮縣優質文化藝術活動,激發民眾藝文創作能力,落實文化傳承紮根教育,花蓮縣文化局於去年(97)度辦理文化薪傳獎,有29位藝文創作菁英角逐,經由文化局聘請藝文界及學界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下,評選出楊英鏢及葉芬菊為文化薪傳獎得主,二人昨日上午在縣府接受表揚。

頒獎典禮除了縣長謝深山出席外,與會貴賓還包括副縣長張志明、薪傳獎評審委員李宜憲、陳明珠、花蓮縣議員林有志、魏嘉賢、洄瀾詩社社長王鎮華、花蓮縣美術協會理事長林秀菊、花蓮縣攝影學會理事長張志賢、花蓮縣女童軍會理事長陳素嬰等人。

謝縣長致詞時表示,地方文化藝術的推動一直是縣府相當重視的一塊,尤其洄瀾2010計畫之中包含文化創意產業這一大面向,花蓮縣文化局順應這條脈絡積極推動縣內各類藝術文化創新工作,透過各藝文界跨領域座談研討精進、舉辦花蓮學研討會,對於提升縣內優質文化藝術,耕耘地方教育傳承有著極大貢獻。

謝縣長指出,這次獲選文化薪傳獎主楊英標與葉芬菊,二人都對花蓮藝術領域的推展有著極大貢獻,期望兩位未來能秉持薪傳的精神,繼續在藝術創作上發光發熱,讓原本被稱為「文化沙漠」的花蓮能展現新風貌,進而成為文化氣息非常濃厚的「文化縣」,帶動洄瀾文化創意產業的願景。

得獎人楊英鏢表示,自1997在花蓮從事藝文工作以後,2001年2月受聘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現東華大學藝術學院)擔任美教系教職以來,非常關心在地藝文發展,對於文化教育傳承的理想與抱負是將過去在大陸、日本及台灣共計20年的美術教學經驗寫成一本回憶錄,希望讓大家知道在自我經歷的人生過程中藝術創作必須與社會人們生活相結合,懂得如何用藝術去影響人,改造社會環境以藝術教育人,以藝術創造時代。

得獎人葉芬菊則表示,感謝文化局給予原住民文化傳承的鼓勵,原住民文化需要源自部落的根源,也更需要「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推動,如此在發揚原住民文化時才有靈魂及傳統的精神。民國87年成立了原鄉舞蹈團,就是本著部落文化的精神及內涵,尋根追源,目前團員皆是家庭主婦,平常訓練是向光榮社區發展協會租用場地,雖然舞團經營相當辛苦,但團員也視為文化工作者,為部落創造活力及感動。

此外,為推展原民文化,原鄉舞蹈團曾多次出國巡迴演出,包括參加2007在芬蘭何洛拉舉辦的第4屆國際民俗藝術節、2008年香港舉辦之國際旅展及在波蘭舉辦之第18屆波蘭國際夏日民俗藝術節等活動,精彩演出獲得很高評價。今年年底原鄉舞蹈團將打破以往表演形式,以「七腳川事件」為主題,將製作歌舞劇創作巡演,葉芬菊強調,目前原鄉舞蹈團舞者及演出者大多來自家庭主婦及社區媽媽,但仍會盡力尋找優秀舞者或演員,讓原住民藝術呈現不同風貌。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文化薪傳獎的辦理由來已久,過去薪傳獎曾辦理過10屆,類別主要為以美術類為主,最後並增加文學類,先後共有45人獲獎,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花蓮前輩藝術家-書法家楊崑峰、石雕家林聰惠等,這不僅代表個人至高無上的榮耀,亦是花蓮重要的文化資產。

隨著文化政策的變遷及經費來源等種種因素,文化局自民國90年起停辦薪傳獎,但在各界殷切促成,去(97)年度重新辦理並將範圍擴大為「與花蓮文化藝術有關者」,希望喚起民眾重視文化藝術工作傳承與推展,讓縣內文化特色得以永續發展。

文化局透過努力宣傳及各界熱烈推薦參與,有29人角逐97年度薪傳獎,經文化局聘請藝文界及學界專業人士組成評審委員會,秉持公平公正甄選,分別以對花蓮文化藝術之造詣、長期從事對花蓮文化藝術工作之實質或具體貢獻、傳授或推廣對花蓮文化藝術工作影響性等3項進行評選。

97年度文化薪傳獎得主簡介如下:薪傳獎得主楊英標,為國內著名雕塑大師楊英風之弟,早年曾任教於上海大學及日本大學,並曾獲日本頒布國際藝術文化賞勳章,歸國之後受聘於花蓮師院擔任美學教育等工作,精通各項藝術包括:壁畫、雕塑、工程設計、膠彩、水墨、書法、篆刻等多種藝術類型,並曾於花蓮慈濟之靜思精舍、慈濟技術學院、更生日報社,從事壁畫及立體作品的創作,對地方貢獻深獲各界肯定。薪傳獎得主葉芬菊目前擔任平和國中老師,長年積極從事原住民歌舞創作及教育工作,在國內各項民族舞蹈競賽中屢獲佳績,並擔任國內外大型活動演出,展現地方特色,讓各界對縣內原住民文化及舞蹈有更深的認識,也藉此讓原民朋友從現代化中找回自己傳統的自信。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