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台灣國土猶如重症病人

台灣國土猶如重症病人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0-05-09 11:15   更新日期: 2010-05-09 11:16   記者 林真 / 台北市 報導  

【記者林真/台北市報導】

立委呼籲應以「國土復育」為首要政策

台灣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走山意外,位於北二高基隆巿七堵區瑪東山區旁順向坡大批土石崩塌,造成天人永隔的悲劇,山坡安全性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日前於台北召開國際會議「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中,多位學者及民意代表也針對「環境」主題發表論文,會中立法委員田秋堇立委表示「台灣最重要需要一部完整的國土復育法,而不是國土計畫法法案。因為台灣的國土如重症的病人,應該做的是緊急的救護、復育,防止病情惡化。」

田秋堇立委表示,長久以來台灣的經濟政策一味追逐GDP數字成長,忽略台灣本是地震、颱風等天災頻繁的區域,犧牲可以保護國土的天然資源,砍伐天然林、搶佔河川與海岸溼地、罔顧社會正義、汙染生命根本的空氣、水與土壤……,導致公害汙染、土石橫流悲劇一再產生,如近年汙染高雄地區的中油四輕、五輕、台塑仁武廠、台塑六輕工業區,或是多年之後遺毒仍在的台鹼安順廠、RCA汙染…等,造就了一個貧富差距倍增的社會,受害的常是天然環境、弱勢農漁民與居住在高風險地區的人民。沒有顧慮人權與環境權的GDP成長,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她認為如果台灣政府、政治人物、人民甚至企業,放下眼前短暫的既得利益,放下政治上的相互牽制,處理幾個問題,方有可能在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中,維持一個讓人民安居樂業的國土,也才有可能保有「真正」的經濟競爭力。

田秋堇主張:第一,台灣需要一部完整的國土復育法,88風災之後,政府忽略國土復育法,反而將國土計畫法列為優先法案,這是本末導致的,因為台灣的國土如重症的病人,在國土規劃之前,應先作國土復育工作。只是在政治現實的考量下,行政、立法機構中,重視全球暖化的人有限,尚無法形成通盤改變國家政策的力量。其次是產業政策的調整,台灣天然資源有限,正可以化危機為轉機,成為研發各種綠色產業的動力,未來政府應減少對高碳產業的補助、課徵碳稅,轉而扶助台灣綠色產業,使之得以更加茁壯,但目前列為重大法案的產創條例,尚看不出有此遠見。第三是政府組織再造,行政院組織已有五六十年歷史,不符現代社會各種新問題的需要,行政院組織如同工廠生產線,如果沒有因應全球暖化的生產線,源頭進入再多、再好的原料,也無法製造出對抗全球暖化的政策。最後是「真正」的節能、節水工作,目前國家推動的節能、節水政策近乎愚民,要人民隨手關燈,卻發展高耗能產業,為了夏天幾天的尖峰用電,不停興建發電廠。要人民節約用水,管線漏水率卻高達24.6%,水價無法反映成本,變相鼓勵人民與廠商浪費水源。更荒謬的是,為了節能減碳,國家竟然將核能作為低碳能源,不顧斷層、海嘯、核廢料、設備老舊、工程瑕疵等風險。

田秋堇所發表論文「永續台灣-艱辛卻必須走的漫漫長路」已登入在聯合國/NGO台灣區世界公民總會網站(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供全球人士參考討論,文中指出:『溫室效應造成颱風強度與頻率增加,如八八風災四天降雨近3000mm,約台灣一年平均降雨量,荖濃溪河床上升超過二十三公尺,曾文水庫蓄水量只剩下原規劃的百分之三十七。曾文越域引水工程破壞殆盡,之後又發生甲仙地震,環保團體發現有四條斷層通引水隧道,若遇地震有坍塌風險。93年度至99年度水利署編列國土保安、監測資訊、通訊系統及防災等預算達2,620億2,067萬6千元,不只平白浪費國家預算,也無法預防小林村悲劇發生。」

台灣梅雨季節將至,五、六月梅雨季降下的水量佔全年的四分之一。去年八八風災後,南部土石容易鬆動,政府更應注防堤及防範土石流的工程,民眾也必須多加注意可能的災害。聯合國NGO「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中揭櫫目前世界「環境」議題的趨勢及潮流,聚集全球71國,當天有700多位國內外的人權菁英參與,相關活動與論文可從大會網址www.worldcitizens.org.tw中查詢與研讀。民眾更可從網站中暸解跨國際性的觀點,廣泛從「天賦人權、以民為本、以法為規、保障人權、護衛地球」等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方向研討及提昇。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