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屏東縣「八八風災」主題展 魯凱石板雕刻永不放棄

屏東縣「八八風災」主題展 魯凱石板雕刻永不放棄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1-01-04 17:53   更新日期: 2011-01-04 17:55   天眼日報記者 蔡秀芬 / 屏東縣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蔡秀芬/屏東縣報導】

屏東縣「八八風災」主題展魯凱石板雕刻永不放棄

石板雕刻是魯凱族技藝文化之一,霧台鄉大武部落「拉瀑灣工作室」沙天恩、杜玟娟夫婦在八八風災後,雖然被迫遷移到中繼避難屋,但仍不忘傳承傳統技藝,指導部落族人學習雕刻,3日在縣政府中庭大廳展出學員石板雕刻作品,刻畫出魯凱族永不放棄的精神。

拉瀑灣工作室在大武部落經營民宿、雕刻行,最初是由沙天恩的父親沙良雄創立,大約10年前沙良雄在工作過程中不慎傷了手臂,體貼的沙天恩為了接續父親棒子,才開始接觸傳統技藝。因為沙父手傷無法傳授功夫,沙天恩只好慢慢摸索發展出獨特的雕刻技巧,直到技藝成熟,沙父才放心把工作室的擔子交給他。

沒想到八八風災打亂了一切,大武部落遭受風雨無情摧殘,當時沙天恩夫婦帶著剛出生2個月大的小寶寶,倉促隨部落撤離下山,暫居榮民之家,後來又搬到位在瑪家鄉三和村的中繼避難屋,前後有將近半年時間都在慌亂、不安定的狀態下度過。

可是延續傳統文化聲音的一直在他們心中吶喊,風災之前,沙天恩夫婦就曾在大武部落辦理石雕人才培訓,學員們對石雕念念不忘,沙天恩於是再向縣府原住民處申請辦理原住民傳統技藝及智慧財產人才培訓計畫石雕進階班,共有10名學員參加。

杜玟娟指出,雖然工作室許多器材都留在山上來不及搬下來,他們緊急向親友租借場地及器具,在克難環境中開課,但學員藉由學習雕刻過程,逐漸走出風災的陰影,像有學員為了生計參加八八臨工,一有空檔就趕緊拿起工具雕琢作品,即使遇到風雨也不間斷,非常認真。

沙天恩表示,石板雕刻的素材是霧台當地的頁岩,頁岩不同於一般的石材,有分為「公」、「母」,公石板色澤較深、質地較脆硬,母石板色澤較淺、質地較軟,從如何選擇石板就是一門學問。

而且頁岩為片狀結構,必須注意雕刻力道及下刀角度,稍一不慎,可能就毀了,雕刻難度頗高,「常常逾10公分厚的石板,雕到最後厚度剩下不到一半」杜玟娟笑著說。

這次沙天恩夫婦在原民處及文化處協助規劃下於縣府展出石雕作品,以「八八災後─重建、文化」為主題,包括「山靈」、「原生種」、「盼」、「尋根之旅」等,呈現魯凱族重視的山豬、百合花、神話故事等文化意涵。展期自1月3日起至1月31日,歡迎各界參觀。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