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洪芳琪-行動攝影展 即日起至5/24在屏東文化處102畫廊展出

洪芳琪-行動攝影展 即日起至5/24在屏東文化處102畫廊展出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1-05-03 20:59   更新日期: 2011-05-03 21:00   天眼日報記者 蔡秀芬 / 屏東縣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蔡秀芬/屏東縣報導】

懷抱著一股對攝影執著,69年次的藝術家洪芳琪,在2009年,獨自帶著「父親的肖像」作品與相機環台20天,以「行動攝影」方式,經過205個地方,走過1013公里,親身實踐「行動攝影展」。即日起至5月24日於屏東縣政府文化處102畫廊展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來參觀。

「藝術是什麼?」、「藝術下鄉是什麼感覺?」,一般的藝術家可能只是將作品放在室內展覽,洪芳琪2009年策劃的「行動攝影展」,帶著200多公分高的父親肖像作品,到處環島旅行,以了解全台各地民眾對藝術的看法。

之所以帶著父親的照片「趴趴走」,洪芳琪說,因為照片中的父親,是以當時的年齡建構了「家」,所以她以父親的形象代表「家」,將其轉化成「家」的概念,形成她行動攝影展的作品。

洪芳琪帶著作品旅行,在不同的地點放置這張代表「家」的作品,以了解不同地區的人,及不同的居住環境對「家」的概念。

到了那麼多地方,洪芳琪發現一個現象,許多人心中對這項作品有疑問,但都把這個「行動」視為理所當然的合理現象。像如到了大甲鎮瀾宮,很多老一輩的香客,問都不問,還把這個視為是神像的一部分,甚至將這項作品拿「香」祭拜。

又或到了一處傳統市場的肉舖,將作品放置該處,老闆問她「小姐,這是什麼?」當她介紹:「這是當代藝術,」的答案後,大家又回復成理所當然的工作狀態。

文化處指出,「行動攝影」不僅將「私」領域概念轉化成「公」領域,也跳脫「室內」展覽型式擴展到「開放」場域,更帶給創作者本身及參觀者另種對影像及對生命意義的創新思考。

此次的「行動藝術展」,讓她的生命歷程更有創作的靈感,為此她踏破了一雙鞋,雙肩因背著作品與行囊紅腫瘀青,足下的水泡,破了又好、好了又破。住過台東知本破廟鬼屋、在花蓮瑞穗風雨中經過墓園,看見一片遺照,還嚇得她差點滑倒,滾入山谷,這些經歷她未來打算寫成專書。

臺灣藝術大學碩士畢業的洪芳琪,作品曾入選第五十五屆南美獎,當選「Travel青年旅遊藝術家」,2010年出版攝影書「幸福手感一咔就上手」,並多次策劃攝影展「體域」、「紅毛港─消失的五百甲」等。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