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署立新營醫院中醫科林哲民醫師談「中醫外治三伏貼 降低氣喘與過敏」

署立新營醫院中醫科林哲民醫師談「中醫外治三伏貼 降低氣喘與過敏」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2)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1-06-29 23:06   更新日期: 2011-06-29 23:08   天眼日報記者 田進山 / 台南市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田進山/台南市報導】

署立新營醫院中醫科林哲民醫師談「中醫外治三伏貼降低氣喘與過敏」

什麼是三伏貼?在中醫講究天人合一,當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也就是體表皮膚鬆弛飛毛孔張開,體表末稍氣血循環旺盛,體內陽氣最發往外發洩的時刻,此時選取背部特定穴位,利用一些辛溫香竄、溫陽祛寒、逐痰利氣的中藥進行穴位敷貼,藥物可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在此時夏日旺盛的陽氣驅動下經由經絡氣血直達五臟六腑,驅除伏藏於體內的寒氣,並且能提升本身陽氣,而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署立新營醫院中醫科林哲民醫師表示:『三伏貼』是中國老祖宗智慧的結晶,結合了中藥、經絡與針灸學,以中藥貼敷於人體的穴位上,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經過幾千年來臨床試驗證明對於過敏性疾病有相當好的療效。

在一年二十四節氣中,小暑到立秋是最炎熱、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俗稱『伏夏』,又名『三伏天』。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從夏至後至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今年(2011)的初伏是7月14(四)、中伏7/24(日)、末伏8月13(六),所以三伏貼也就是在這三個特定的日子,選取特定的穴位進行藥物敷貼來治療慢性、過敏性、虛寒性疾病的獨特中醫外治法。

林哲民醫師說,三伏貼能治療什麼?凡是皮膚過敏、噴嚏打不停、久咳不癒、經常性腹瀉或便秘,甚至氣喘,在中醫觀點均涉與肺、脾、腎這三個臟腑相關。藏象理論裡,肺與大腸是為互為表裡關係的臟腑,肺的生理功能又主管肌膚腠理的開闔,肺經起於中焦而腎主納氣,在治療上除治肺的問題,有時還需兼治脾腎。

中藥穴位貼敷在治療或預防哮喘,經長時間追蹤成效,尤其在緩解期,不但可以減少西藥的使用,還能減少因西藥帶來的副作用。

治療因陽虛或寒濕造成的脾胃或呼吸系統疾病,主要原則就是『冬病夏治』。人體的五臟六腑會由經系統連系體表皮部,治療上即是藉由中藥貼敷刺激穴位,透過體表穴位和經絡聯繫體內臟腑,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般敏性疾病或腸胃虛弱治療重點在肺、脾、腎三臟。病程久或過飲冰涼導致肺寒、肺氣耗散。久而久之會累及脾腎;而脾失健運,會產生痰濁。因此治療原則側重溫陽及祛痰。

他說,那些人不適合貼?禁忌:發燒、孕婦、一歲以下幼兒、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哮喘急性發作期。

林醫師表示:三伏貼要怎麼貼?

1.由醫師依病人的體質、證型不同在不同的穴位上選用溫肺貼或清肺貼來做敷貼。

2.常用穴位主要為肺俞、定喘、心俞、大椎、膏肓俞、脾俞、風門、大杼、天突、膻中等。

3.進行特殊的開穴法,也就是先在選定的穴位上拔罐,並照燈5分鐘後再將已用薑汁將藥粉調成乾糊狀的藥餅貼在穴位上固定後即完成。

林哲民醫師提醒注意事項:

1.一般成人建議敷貼6~8小時,小孩則2~4小時,若貼敷處有溫熱感或僅有輕微之刺痛則可貼敷2小時後再將藥餅取下。

2.若貼敷處有燒灼感或較為強烈之刺痛,則須立刻將藥餅取下以避免起水泡(可先塗抹凡士林或植物油)。

3.藥餅取下后,若貼敷之局部有發紅及輕微之觸痛。屬於正常之現象,無須擔心(除非劇痛難忍否則不建議塗藥膏)

4.為方便民眾,可以於7/11~9/8之間進行敷貼,每次敷貼間隔10日,一共三次為基本療程,宜事先預約掛號。以便準備藥餅。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