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花蓮縣兩岸交流訪問團轉赴蘆笛、象山等景區實地考察

花蓮縣兩岸交流訪問團轉赴蘆笛、象山等景區實地考察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1-07-06 21:36   更新日期: 2011-07-06 21:38   天眼日報記者 胡弘吉 / 花蓮縣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胡弘吉/花蓮縣報導】

花蓮縣兩岸交流訪問團轉赴蘆笛、象山等景區實地考察

花蓮縣兩岸交流訪問團昨晚結束陽朔「印象.劉三姐」觀光工程考察後,隨即披星帶月趕了六十多公里路程連夜返回桂林市,昨天一早轉赴蘆笛、象山等景區實地考察,見證桂林「一江清水、兩岸秀色、三季有花、四時常青」的市政成果,收穫豐碩。

桂林市委書記劉君指出,桂林的兩江四湖是指漓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構成的環城水系,隨著時代變遷,江湖隔斷、環城水系支離破碎,水質惡化。1998年市委、市政府實施江湖整治工程,恢復古環城水系,改善市容生態環境,形成了與威尼斯水城及巴黎塞納河、阿姆斯特丹運河相媲美。

2010年底,桂林市各縣城將全部建成城汙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掩埋場,城市和縣城汙水集中處理分別達到85%和75%;市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縣城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50%以上,積極強化生活環境綜合治理。

劉君說,漓江風景區被評為國家級5A級景區,年均接待中外遊客200萬人次。據統計,從2000至2009年漓江共接待中外遊客1706.46萬人次,營收34.47億元人幣,上繳稅收2.7億元,非稅收入14.94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黃金水道。

「印象.劉三姐」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立頂、廣維文化旅遊文化公司投資的民族文化重點產業工程,歷經五年零五個月創作完成,演職人員600多人,投資近一億元人民幣,2003年試演、2004年正式公演,僅2006年演出395場,觀眾達78萬人次演出收入高達1.25億元,上繳稅金244萬元人民幣,目前為全球唯一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項目。

「蘆笛岩」為古老的地下河道,形成約六十萬年前,因溶洞內瑰麗壯觀的鐘乳石景觀而舉世聞名,岩內存有唐宋元明乃至民初壁書70餘件,研究桂林古代社會歷史的珍貴資料。蘆笛景區開放後,接待國家領導人、120多位國外元首和政要,被喻中國國賓洞。

象山景區象山鼻,因山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暢飲江水而得名。在象鼻山頂有座建於明初的普賢塔,因塔身為寶瓶形,遠看似大象背著寶瓶,如插在象背上的劍柄,更是桂林的城徽標誌和桂林山水的典型代表。

花蓮縣長傅崐萁指出,由於過去兩岸未開放,大陸民眾知道花蓮並不多,兩岸人民的交往不是紙上談兵,因此此行造訪大陸和停留天數,最主要行銷花蓮國際觀光,並獲多數的省市首長高度支持,允諾努力來促成。

傅縣長並說,他希望桂花兩地包機直航成行,期盼早日促成「印象劉三姐大戲在陽朔、再版在花蓮」的願望,將對桂林、花蓮兩岸人民有更大的合作發展潛力。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