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府會新聞 > 推動設置養殖漁業生產區,營造完善養殖環境,促使養殖產業永續發展

推動設置養殖漁業生產區,營造完善養殖環境,促使養殖產業永續發展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2-11-27 23:52   更新日期: 2012-11-27 23:54   天眼日報記者 陳俊明 / 台南市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陳俊明/台南市報導】

台南市政府以適地適養為原則,發展海水養殖為方向,今年度預計新推動「七股區臺灣島」及「安南區港西」2處養殖漁業生產區設置,並積極向中央爭取建設經費,改善養殖生產區內公共進排水系統及產業道路,提供完善之養殖環境,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表示:本市現有6處養殖漁業生產區(北門區海埔、保安、雙春及南興;七股區國安;六甲及官田區六官),面積2,616公頃,僅佔全市養殖漁塭面積15,000公頃之17.4%,市府極力推動新養殖漁業生產區設置,針對市轄養殖魚塭集中區,以「適地適養」為原則,發展「海水養殖」為方向,就各區養殖環境條件及發展經濟效益評估後,今年度將推動「七股區臺灣島」及「安南區港西」2處養殖漁業生產區設置,以爭取建設經費規劃整理並進行公共設施整建,改善養殖環境,促合理使用水土資源。同時營造整體經營環境,建立完善養殖管理及產銷體制,提高水產物品質衛生及產業秩序發展。

對於現有養殖漁業生產區,市政府農業局亦積極爭取中央漁業主管機關補助養殖漁業建設經費,促進養殖漁業與環境合諧。除了每年爭取約2,500萬經費,辦理養殖漁業生產區內公共工程,健全養殖區進排水路網路及道路網,保障當地漁民養殖環境、生計、生命財產及安全。並配合地方養殖環境需求,專案提報爭取經費辦理養殖環境改善工程,主要施作養殖區內排水溝渠、重力式擋土牆設施、進排水閘門、養殖漁產道路等。

農業局說明:100年度市府持續向漁業署專案申請養殖漁業產業重建計畫,其中補助本市6,800萬興建北門區海埔養殖生產區34號水門間公共進排水路,整體工程業於101518日竣工,為海埔養殖生產區修建ㄧ條完善之進排水路(2公里),引取優質海水提供水路兩側約150公頃魚塭養殖使用,期能提高養殖戶之水產物產量及品質。當地漁民對該進排水路完成皆表讚許,認為該公共設施興建除能引取優質海水外,於汛期時更能有效排水及保護魚塭護岸,確保漁民生命財產安全。

日前漁業署蔡日耀副署長南下視察本市養殖區漁業工程辦理情形,對於本市養殖漁業工程執行之效率及品質甚表稱許,本市100年度執行「北門區海埔養殖生產區公共進排水路改善工程」及「北門區南興養殖生產區公共進排水路改善工程」兩項工程,皆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工程查核評定為「甲等」,在以往漁業工程查核評定部分並不常有,該考核的肯定是市府農業局及在地漁民與承攬廠商共同努力之成果。

農委會漁業署101年度續專案補助本市2.58億元,辦理養殖生產區環境改善計畫,規劃辦理北門區海埔、保安、雙春及南興等4處養殖生產區進排水路改善工程,共分10件工程,預計興建擋土牆8,100m、修復漁產道路5,000m、水路溝渠改善2,200m,目前已陸續發包,預定1026月底前完工。完工後受益養殖面積約630公頃,確實改善養殖區進排水路網路及道路網,促使合理使用水土資源,間接防止地層下陷,並解決颱風豪雨排水問題,保障漁民生命財產安全。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