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台南市安定區300年湄婆宮 收藏珍貴文物資產

台南市安定區300年湄婆宮 收藏珍貴文物資產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2-12-01 00:32   更新日期: 2012-12-01 00:35   天眼日報記者 田進山 / 台南市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田進山/台南市報導】

位於台南市安定區蘇厝派出所旁的湄婆宮,因主祀「湄洲媽祖」面帶慈悲笑容,法身莊嚴,為軟身木材雕刻而遠近聞名,已有300多年歷史。地方耆老說,該廟「軟身」媽祖金身為鄭成功所賜,廟雖不大,管理委員會重視文物保存,小文物館收藏了古神轎、古石香爐及湄洲島祖廟的贈匾等珍貴資產。

湄婆宮是安定區「後堀潭」部落的庄廟,原廟址在「嶺頂」地界,「嶺頂」位於後堀潭東邊,也是先民的聚落。明鄭時期,後堀潭庄奉祀天上聖母,係早期先民由福建泉州一帶,移徙來此墾荒,爲祈求媽祖神佑,隨身渡海來台,迄今300多年,當時此地僅有13戶零居民星聚落,爲感念媽祖恩澤,同心協力,擇地築庵,供奉膜拜,爲庄頭守護神明,亦成為庄民祈求心靈保障,聯絡情誼,擬聚力量的信仰中心。從此,開啟後堀潭庄與天上聖母(媽祖)之神原始頁。

昔日「後堀潭」湄婆宮的香境盛況,曾廣及「崁頂 」、「後堀潭」、「蘇厝」、「林厝」、「西衛」、「崁頂」、「百二甲」和「胡厝寮」等所謂「頂八庄」地界。

湄婆宮媽祖神像的由來,地方流傳這樣的傳說。明永曆15年(1661)延平郡王鄭成功,由鹿耳門入台後,隨軍出巡探勘地形,尋求民瘴,抵達「嶺頂」,見居民供奉媽祖信仰,爲撫念鄉情,特將隨艦護28寸的「軟身」金身媽祖神像一尊與眾部將,賜給墾農13戶庄民信仰膜拜,起初被祀奉於林氏廳堂,為當地開基緣由。

所謂「軟身」,顧名思義是說金尊體態雕塑上,其各部關節處條理分明,並以木梢固定支撐組合而成與人類骨骼結構相同,可以自由活動。此種雕工精緻獨具風格,係明清時期最盛行之雕刻法,由此可證神尊年代之淵遠,據傳述軟身媽祖神尊在遺駕時,若不慎動到手腳或頭部,如有異樣,遺駕之人其相同部位將有感覺不舒服,此乃意謂媽祖之神靈與人相通。

湄婆宮原稱「天上聖母」「媽祖廟」,民國521963)年出版的「台灣省台南縣寺廟大觀」,才出現湄婆宮的廟名。明永曆21年(1668),庄民在「嶺頂」興建公厝,安奉媽祖神像。

「湄婆宮」傳於清康熙59(1720),為感念媽祖神恩,由地方耆老黃闖、林羿、吳新佑、林在、林樣等人興起興建,以土角建造宮殿,供奉「湄洲媽祖」並命名為「湄婆宮」,早期媽祖擁有百餘甲之庄地,農戶尋田時均需騎馬始能到達,由此足證當時在「湄洲媽」神威靈感庇祐下,庄頭戶民之富裕情況。

乾隆321767)年,因年久失修,樑柱腐朽,管理人黃添財、林港、黃柏、洪茂全等,發動重建。道光3年(18337月,一場大風雨,灣裡溪(今曾文溪)氾濫成災,蘇厝庄遭沖毀,多人遷入後堀潭。光緒13年(1887),由地方仕紳林等、林極步、林和尚等捐金450圓,重建廟宇。

昭和3年(1928)湄婆宮再度受損於曾文溪水患,翌年,董事林極步、林大川,管理人林等、蘇伯等,募款重建,為土埆磚造建築:民國74年(1985)又因廟身蛀食毀損,神殿簡陋,廟室狹宰,決議重建,民國85年(1996)完工。

湄婆宮另配祀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謝府元帥、中壇元帥、虎爺等,信徒迄今已增到45戶。民國25年次的廟祝黃連續表示,20多年前建廟,只有10多萬元,沒錢了,就向鹿耳門天后宮借,獲得鼎力協助,過去兩廟的關係密切。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