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府會新聞 > 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廠事故之啟示

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廠事故之啟示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13-03-26 21:21   更新日期: 2013-03-27 00:33   府會記者 黃筱羚 / 台北市 報導  

【府會記者黃筱羚/台北市報導】

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電廠事故之啟示

發生在1979年的美國三哩島核洩漏事故是核能發電史上第一次反應爐爐心融損的事故,國人相當關心核能安全議題,原能會特整理該次事故的相關資訊提供各界了解。經過多年的監控,此事故對周圍居民的健康上並無不良影響。究其原因在於絕大多數輻射物質都被包封在圍阻體內,凸顯了其作為核電廠最後一道安全防線的重要性。在整個事件中,運轉人員的操作錯誤和機械故障是主要的原因,不過美國後續的改善經驗都已落實回饋到各國的核能電廠,因此今後核能電廠發生類似三哩島事故之可能性是相當低的。

一、事故並未造成周圍居民健康的影響

此事故對於周圍居民的健康、農作物的影響,美國核管會(NRC) 進行了連續追蹤研究,顯示均無任何不良影響。以下為相關研究結果重點:

(一) 在以三哩島核電廠為圓心的50英里範圍內,220萬居民中無人發生急性輻射反應。

(二) 周圍居民所受到的輻射相當於進行了一次胸部X光照射的輻射劑量。

(三) 三哩島事故對於周圍居民的癌症發生率沒有顯著性影響。

(四) 三哩島附近未發現動植物異常現象。

(五) 當地農作物產量未發生異常變化。

另外依據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60號報告推估(表1),評估在事故後的70年內,居民可能的健康影響機率,該表中的健康效應,遠低於任何流行病學調查的可信範圍,所以三哩島事件對於附近居民的癌症發生率,沒有任何增加,故三哩島事件並無影響周圍居民的健康,也沒有顯著的輻射外洩。

二、圍阻體發揮了重要防護功能

此次事故之所以未對附近居民造成影響,主要原因在於絕大多數輻射物質都被包封在圍阻體內,凸顯了「圍阻體」作為核電廠最後一道安全防線的重要性。

三、後續改善事項納入並於各國電廠中實施

美國核管會事後推動一系列改革(NUREG-0737:TMI Action Plan Requirement)並要求運轉中之核能機組必須於限期內完成下列改善事項:

(一) 反應器設計之改善:反應爐加裝直接水位指示、壓力釋放閥前面加裝關斷閥並加裝閥位指示等。

(二) 全面進行各核能機組之控制室人機介面評估,並進行控制室改善。

(三) 重新檢討運轉人員之考照作業,並加強運轉人員對熱力學、流體力學、熱傳學等方面之智能訓練。

(四) 全面評估並重建核能電廠暫態及緊急操作程序書之架構與內容。

(五) 要求各核電廠建立運轉重要安全參數顯示系統,以輔助值班人員對系統之掌控。

(六) 增加各類事故偵測儀器,如圍阻體壓力、輻射監測器,以利運轉人員對事故之掌控。

以上這些改善經驗全部都回饋到包括我國在內之核能電廠,因此發生類似三哩島事故之機率相當低。

附檔: 附表表1 事故後居民可能的健康效應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