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三代網站~請多多來站光臨!
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綜合新聞 > 台東縣月形石柱 石質文物保存與修復的成功案例

台東縣月形石柱 石質文物保存與修復的成功案例

新聞字體調整: 轉寄 (0) | 推薦 (0) | 書籤 (0)

上傳日期: 2009-07-04 17:01   更新日期: 2009-07-04 17:04   天眼日報記者 顧宇宏 / 台東縣 報導  

【天眼日報記者顧宇宏/台東縣報導】

台東縣月形石柱石質文物保存與修復的成功案例

位於卑南文化公園內之國定遺址「月形石柱」,受日曬雨淋遇嚴重風化及地衣侵蝕問題,刻由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委由研究專業人員,進行搶修維護工作,籌備處施國隆副主任於7月3日率同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臧振華、陳光祖研究員、史前館館長童春發等員,親自南下至卑南文化公園,聽取「月形石柱修復研究暨石質加固材料填補、監測成果」簡報,實地現勘施作維護成果說明。

此次維護工作內容包含:1.非破壞性檢測分析,應用電子顯微鏡、紅外線熱影像IR-Vis、紫外線UBA等檢視分析結果,生長於石柱上地衣計區分為五類,經判斷可知石柱非受到地下水影響,而是受外來水氣與雨水影響,並確認該儀器對於石質文物的檢測效果;石柱主要損壞因素:自然風化之劈理面裂開及微震動破壞。2.實驗部分,清潔加固填補材料性質測試,使用「色差儀」、「耐候試驗機QUV」進行,即作石柱裂縫之加固與填補,加固與填補的材料採用PMMA(甲基丙烯酸脂類)、WACKEROH-100(乙基矽酸鹽類)、齒科翻模材料、環氧樹脂、壓克力樹脂等素材與骨材(空心微珠)調和使用。3.現場實作,完成石柱修復工作,包含清潔、加固、填補與全色。

卑南遺址係屬國定遺址,而月形石柱是目前僅存於卑南遺址地表上,唯一未被移動的遺物,因此,此次修復研究成果,獲得文建會等委員們一致的肯定,同時期望相關單位藉此機會建立修復原則,製作日常管理維護操作手冊,以實驗和修復實務的操作,未來可成為國內石質修復流程及規範,提供相關單位進行戶外石質文物原址保存與修復的參考案例,讓重要歷史證物能夠延續。

其它新聞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線上客服 工作夥伴 小額贊助 Google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