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日期: 2012-04-07 00:45   更新日期: 2012-04-07 00:47   天眼日報記者 田進山 /台南市 報導  
台南市感念噍吧哖 邀您參與歷史踏勘

圖:發生於1915年「噍吧哖事件」,領導人為余清芳被補之後的照片中既疲倦又落魄的樣貌。(圖:記者田進山翻攝)

圖:2003年,台南市玉井區也建了一座「噍吧哖事件紀念公園」。(記者田進山攝)
【天眼日報記者田進山/台南市報導】

為紀念「噍吧哖事件」及珍視並保存先祖捨身抗暴的英勇事蹟,南市府文化局將於14日在原西來庵舊址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台南教會,舉辦「噍吧哖事件紀念座談會暨歷史踏勘」,邀請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教授陳信安主講「以文化觀光思維建構『1915年噍吧哖事件』文化路徑紀念場域之初步研究」,並由赤崁文史工作室鄭道聰老師實地帶領參加者導覽解說,踏勘該事件發生軌跡以及當時臺南府城相關的歷史建築。

發生於1915年「噍吧哖事件」,堪稱日治時期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犧牲最慘重的抗日運動,因領導人為余清芳、羅俊、江定等人,亦稱為「余清芳事件」,又以起事地點西來庵也被稱為「西來庵事件」;由於余清芳等人與日軍在噍吧哖(今玉井)交戰,故亦稱「噍吧哖事件」或「玉井事件」。

當年,參與事件者遍布全台各地,據總督府統計,被捕的人數多達1957人,其中在台南開設的臨時法庭中,被判處死刑者,除主事者余清芳、羅俊、江定外,高達866人。之後,在日本國內與國際輿論壓力下,1915年11月10日安東貞美總督以大正天皇即位為由,四分之三的死刑犯被特赦為無期徒刑。此事件後,總督府才開始整飭台灣民間信仰的問題,以避免類似起事事件再發生。

「西來庵事件」結束,亦使台灣人認識,因為軍事實力的懸殊,抗日起義舉動斷然不可行,民眾開始以和平方式爭取民主與自治,從此由武裝暴力轉型為社會運動與政治運動,所以西來庵事件也成為台灣漢人的最後一次武裝抗日。

於余清芳等人抗暴事蹟後人各有臧否,惟此項力抗外侮的在地歷史記憶在郭國文議員的熱心關切下,為避免噍吧哖事件隨著時間日漸被後世遺忘,文化局特辦理相關座談會及後續活動,藉以喚醒市民大眾共同對事件當中的正向價值進行回顧與感念。

南市府文化局表示,本次座談會專題講座選擇在噍吧哖事件發生地點原「西來庵舊址」極富歷史意義,相當有助喚起民眾對本土歷史文化之關懷、認識與瞭解,平反過去世人對於噍吧哖事件參與者的認知,並重新認清事件的經過和它的意義所在。

本次座談會及踏勘活動將於4月14日及6月9日兩個週六分別在中西區及玉井區舉行,歡迎各校師生、一般民眾、受難遺族踴躍參加,報名可洽文化局網站,或當天逕至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台南教會現場報名,名額100位,依優先順序額滿為止。


天眼日報3e傳媒網路電視新聞連線
天眼日報國際事業(股)公司|天眼日報社|天眼網路電視台|天眼e化新聞網|全球網路電視台|天眼網路(動)名片行
地址:Taiwan桃園縣平鎮市湧安里14鄰工業南路53巷30弄60號1樓
公司電話:886-2-2388-5335&雲端總部:08-000-38-000 /傳真:0971-400-900分機0945-670-368
e-mail:tynews@hotmail.com.tw tynews@hotmail.com.tw